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612nam0 2200265 450
- 010 __ |a 978-7-5203-9873-2 |d CNY128.00
- 100 __ |a 20230420d2022 em y0chiy50 ea
- 101 0_ |a chi |e eng |d eng
- 200 1_ |a 正犯实质化研究 |A zheng fan shi zhi hua yan jiu |d = Study on substantive principal offender |f 罗世龙著 |z eng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d 2022.04
- 215 __ |a 341页 |c 肖像 |d 24cm
- 314 __ |a 罗世龙, 男, 1988年生, 湖北建始人,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硕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12-328页) 和索引
- 330 __ |a 正犯实质化是指, 从存在论角度看, 行为人没有亲自实行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 但是经过实质化、规范化的评价后, 可以视为行为人亲自实行了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正犯实质化的出现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正犯实质化的做法都是合理的。正犯实质化的标准与限度尤为重要。正犯实质化应遵循合法性原则、等价性原则和类型化原则, 尤其要坚持等价性原则, 将其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能回到形式化的限制正犯概念, 也不能走向极端的单一正犯概念, 而应坚持实质化的限制正犯概念, 即只有行为人在规范论意义上支配了不法构成要件的实现才能认定为正犯。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是正犯实质化的两种基本类型。“间接”、“共同”只是从存在论角度描述了实现犯罪的不同形式, 在规范论意义上它们具有相同的本质, 即均为符合基本构成要件的正犯。
- 510 1_ |a Study on substantive principal offender |z eng
- 606 0_ |a 刑法 |A xing fa |x 研究 |y 中国
- 701 _0 |a 罗世龙, |A luo shi long |f 1988- |4 著
- 801 _0 |a CN |b 辽批 |c 20230420
- 905 __ |a LIB |d D924.0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