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2118nam2 2200337 4500
- 010 __ |a 978-7-5611-4852-5 |b 精装 |d CNY328.00
- 099 __ |a CAL 012009115284
- 100 __ |a 20100624d2009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建筑`09`08 |A Jian Zhu `09`08 |e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 |f 孔宇航, 王兴田主编 |F kong yu hang,wang xing tian zhu bian
- 210 __ |a 大连 |c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d 2009
- 215 __ |a 351页 |c 图 (部分彩图) |d 32cm
- 330 __ |a 本书内容为:当下各地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张扬奇特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置城市结构、布局、空间形态、自然环境于不顾,沦为毫无地域文化特征与个性的“万花筒”,可谓只见建筑、不见城市。其实建筑始终不是孤立的,而是依托城市空间和环境而存在的。城市是主体,是建筑的载体,建筑只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元素,它属于城市。城市也是不同时代建筑的有机结合,属于城市的建筑应该是城市文化、城市历史的一种积淀,留住这种文化的积淀才留住了“城市之根”。由此可见,我们的建筑创作不应只是对于建筑形式的无穷追逐,我们建筑师也应摒弃追逐流行、迎合浮华的心态,应该始终保持冷静的思考、前瞻的思维和超越的思想。建筑是物化了的精神场所,是时代、地域、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转化者,建筑的功能、内容、技术、形式、审美及人的行为、情感等又使之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所以需要我们建筑师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对当代文明加以咀嚼与延续,对未来文化加以预期和诱导,去尽力构筑人性空间并使之长久存在。《建筑`09`08——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筛选了“论坛”成员的最新作品,许多作品均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奖项。其多元的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能让大家领略到正在逐步提升的中国建筑创作水平。
- 333 __ |a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参考阅读。
- 517 0_ |a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 |A Dang Dai Zhong Guo Jian Zhu Chuang Zuo Lun Tan Zuo Pin Ji
- 606 0_ |a 建筑设计 |A Jian Zhu She Ji |j 作品集 |y 中国 |z 现代
- 801 _0 |a CN |b 安徽省导航图书有限公司 |c 20100624
- 905 __ |a ASTU |d TU206/30
- 915 __ |b 1302276 |d TU206 |e 30 |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