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5763-3317-6 |b 精装 |d CNY94.00
- 100 __ |a 20240701d2023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空间辐射生物学 |A kong jian fu she sheng wu xue |d = Space radiation biology |f 周光明, 邓玉林等编著 |z eng
- 210 __ |a 北京 |c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d 2023.12
- 215 __ |a 336页, [2] 页图版 |c 图 |d 25cm
- 225 2_ |a 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丛书 |A kong jian sheng ming ke xue yu ji shu cong shu
- 300 __ |a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 314 __ |a 书内题: 周光明, 邓玉林主编
- 330 __ |a 本书共有八个章节, 首先从空间辐射的物理环境出发, 详细介绍了空间辐射的三种主要来源 (地球俘获带、太阳粒子事件和银河宇宙射线) 及它们的组成和特征。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空间辐射与生物体作用的物理学基础。本书进一步探讨了空间辐射生物学的基础, 涵盖了空间辐射在生物大分子、细胞周期及命运、复合效应、旁效应等层面的作用和影响, 以期为相关读者理解空间辐射暴露的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导引。在此基础上, 本书介绍了空间辐射诱发健康风险基本方式 (致癌、遗传和致畸效应) 及其对几种重要人体系统的影响。另外, 在空间辐射环境中, 微生物、植物、模式动物也展示出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本书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展望。针对相关领域专家和公众普遍关注的健康安全问题, 本书介绍了空间辐射防护策略、风险评估以及生物医学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并探讨了中药等生物医学方法的抗辐射效果, 为空间辐射防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除了电离辐射, 空间环境中也充斥着大量的非电离辐射, 本书在最后阐述了空间非电离辐射的来源, 健康效应及其防护方法, 以期能为航天员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护。
- 410 _0 |1 2001 |a 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丛书
- 510 1_ |a Space radiation biology |z eng
- 606 0_ |a 辐射环境 |A fu she huan jing |x 研究
- 606 0_ |a 宇宙辐射 |A yu zhou fu she |x 放射生物学 |x 研究
- 701 _0 |a 周光明 |A zhou guang ming |4 编著
- 701 _0 |a 邓玉林 |A deng yu lin |4 编著
- 801 _0 |a CN |b 安徽时代 |c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