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5130-2026-8 |d CNY48.00
- 092 __ |a CN |b 三新HXSKJ1027-0122
- 100 __ |a 20140701d2014 em y0chiy0121 ea
- 200 1_ |a 七十二寨稻作技术与文化变迁 |A qi shi er zhai dao zuo ji shu yu wen hua bian qian |e 仁里个案研究 |f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研究所组织编写 |g 吴佺新 ... [等] 著
- 210 __ |a 北京 |c 知识产权出版社 |d 2014.6
- 215 __ |a 269页 |c 图 |d 23cm
- 225 2_ |a 文化: 记忆与回响 |A wen hua : ji yi yu hui xiang
- 304 __ |a 题名页题: 吴佺新, 董小萍, 肖其凤, 吴永坤, 杨俊著
- 314 __ |a 吴佺新, 男, 1964年生, 侗族, 贵州省从江县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研究负责人。肖其凤, 女, 苗族, 1972年11月17日出生于贵州省台江县, 祖籍河南省兰考县。
- 330 __ |a 稻作是侗族的传统农业, 也是现代侗族仍然在从事的主要产业。稻作同时也是侗族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是侗族文化赖以兴盛、发展和成熟的基础, 侗族文化无不打上稻作的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侗族文化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对侗族稻作耕作技术和耕作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耕作技术和文化的变化又紧密相联的, 二者相互作用影响着侗族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七十二寨是榕江县的一个重要区域, 是榕江著名的糯禾田鱼之乡, 了解七十二寨经济文化和历史对于了解榕江经济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探讨榕江特色经济建设和特色文化发展,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七十二寨又是侗族地区极富特色的款区, 这里保留着很多其他侗族地区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研究七十二寨经济、文化和历史, 对于振兴侗族经济、复兴民族文化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410 _0 |1 2001 |a 文化: 记忆与回响
- 517 1_ |a 仁里个案研究 |A ren li ge an yan jiu
- 606 0_ |a 侗族 |A dong zu |x 水稻栽培 |x 农业史 |y 榕江县
- 606 0_ |a 侗族 |A dong zu |x 民族文化 |y 榕江县
- 701 _0 |a 吴佺新, |A wu quan xin |f 1964- |4 著
- 701 _0 |a 董小萍 |A dong xiao ping |4 著
- 701 _0 |a 肖其凤, |A xiao qi feng |f 1972- |4 著
- 712 02 |a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研究所 |A qian dong nan miao zu dong zu zi zhi zhou wen hua yan jiu suo |4 组织编写
- 801 _0 |a CN |b 三新书业 |c 20140703
- 905 __ |a LIB |d S51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