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764nam2 2200349 4500
- 010 __ |a 7-80230-358-3 |d CNY35.00
- 100 __ |a 20061201d2006 em y0chiy0121 ea
- 200 1_ |a 参与、守持与怀乡 |A can yu shou chi yu huai xiang |i 孙犁论 |f 叶君著
- 210 __ |a 北京 |c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 2006.12
- 320 __ |a 有参考文献(第287-293页)
- 330 __ |a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作家孙犁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从前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文学风格的另类。这种另类的风格,套用古人的话,称之为清新俊逸可也。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在他的影响下,已然形成了一个如同荷花淀的荷花那样"清水出芙蓉"的"荷花淀派"。有没有"荷花淀派"可存而不论,问题是,这清新俊逸四个字,与孙犁置身其中的那个时代的文学所崇尚的热烈高昂、雄浑豪放的主旋律,似乎就不能引为同调。茅盾当年曾用这四个字,形容过女作家茹志鹃的文学风格,使茹志鹃得以凭借一篇《百合花》一举成名。但已经有名的孙犁,却没有这样的幸运。虽然文学史家对他的这种另类风格,也给予了诸多肯定性的评价,但更多的是作为该时期文学多样化表现的个案来论析,并未被列入主流的文学风格的范畴。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海内外研究者的注意,如今更是深挖细找、追根溯源,由文学风格问题转向了作家的主体构成,更具体地说,是由文学风格的另类,转向了主体构成的复杂。生前淡泊宁静的孙犁,不幸再一次成了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 606 0_ |a 孙犁 |A sun li |x 人物研究
- 606 0_ |a 孙犁 |A sun li |x 文学研究
- 701 _0 |a 叶君 |A ye jun |4 著
- 801 __ |a CN |b www.marcsoft.net |c 20090223
- 905 __ |a ASTU |d K825.6/302
- 915 __ |b 718095-97 |d K825.6 |e 302 |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