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
- 题名/责任者:
- 红色学脉: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的溯源与开新/王东 ... [等] 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5.1
- ISBN及定价:
- 978-7-5300-0646-7 精装/CNY108.00
- 载体形态项:
- 413页, [8]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肖像, 摹真;25cm
- 并列正题名:
- Red intellectual lineage: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CPC history studies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其它题名:
-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的溯源与开新
- 个人责任者:
- 王东 著
- 个人责任者:
- 喻伟 著
- 个人责任者:
- 董昊 著
- 团体名称主题:
-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D23
- 题名责任附注:
- 题名页题: 王东, 喻伟, 董昊, 蒋慧敏著
- 责任者附注:
- 王东,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师从于中共党史系和中共党史专业的奠基人胡华教授, 是中共党史专业最早的法学博士之一。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尤其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尤其是对中美关系史的研究。喻伟,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金牌讲师, 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董昊,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84-386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共分为七章, 引言从中国史学的文化和观念的起源讲起, 再到中共党史的红色文化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党史的论说; 第一章的时间线是1937年陕公建立到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 记述从陕公到延安掀起来的中共党史热以及中共党史与中国共产党独创的红色文化在中华大地发扬的关联意义; 第二章讲述自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一直到1956年历史系立系为止, 期间承担中共党史教学任务的中国革命史教研室的相关介绍, 中国革命史研究班学生们的状态及中国革命史这个红色学科的地位; 第三章记录1956-1970年这14年间中共党史系师生勠力同心取得的光辉成就及中共党史系的第一代“钻木者”, 展现从历史系到中共党史系再到历史系最后随学校解散的过程里中共党史系的点点滴滴; 第四章以中共党史系的视角记述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们在逆境中的不屈精神, 展现出他们即使面对逆境, 依然为党和人民全心付出的英雄气概, 小结了以胡华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共党史人的学术贡献; 第五章讲改革开放之后, 人大复校、中共党史复系之后的逐步复兴, 以第三代中共党史人为核心视角, 讲述中共党史系面临学科学术性质疑的挑战以及院系调整后的发展状况, 学会的建立, 海外的交流, 这些现代化的学科交流体系都在逐步完善中; 第六章详细记录中共党史系再次启程飞行后, 第四代中共党史人以燎原之势推动中共党史系发展的经过和他们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第七章描绘新时代中共党史系腾飞的过程, 从世界的高度, 多方的视角, 新时代的飞跃来展现中共党史系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为读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的新发展, 及其与兄弟高校的对口支援以及中共党史成为世界显学的经过, 还列出了如今还在人大中共党史系勤恳耕耘的新一代党史人; 后记主要讲笔者著书时的一些小插曲, 以及想谈但还没谈完的那些中共党史的事情。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党史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D23/224 | S4015787 | 总馆—滁州校区社科书库 | 可借 | 滁州校区社科书库 | |
D23/224 | S4015786 | 总馆—滁州校区社科书库 | 可借 | 滁州校区社科书库 | |
D23/224 | S4038060 | 总馆—基础应用书库(龙湖) | 可借 | 基础应用书库(龙湖) | |
D23/224 | S4038061 | 总馆—基础应用书库(龙湖) | 可借 | 基础应用书库(龙湖)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