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
- 题名/责任者: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英) 白馥兰 ... [等] 著 于楠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9
- ISBN及定价:
- 978-7-5236-0768-8 精装/CNY89.00
- 载体形态项:
- 428页:图;24cm
- 个人责任者:
- 白馥兰 (Bray, Francesca) 著
- 个人责任者:
- 哈恩 (Hahn, Barbara) 著
- 个人责任者:
- 卢杜萨米 (Lourdusamy, John Bosco)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于楠 译
- 学科主题:
- 作物-农业史-世界
- 中图法分类号:
- S5
- 题名责任附注:
- 题名页题: (英) 白馥兰, (美)芭芭拉·哈恩, (印) 约翰·博斯克·卢杜萨米, (美) 蒂亚戈·萨拉瓦著
- 责任者附注:
- 白馥兰 (Francesca Bray), 当代国际汉学界、社会人类学界、科技史学界的重要学者, 师承李约瑟。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 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院成员,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 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获得者。芭芭拉·哈恩 (Barbara Hahn),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博斯克·卢杜萨米 (John Bosco Lourdusamy),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历史学教授。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69-424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总结了千年来农业技术与文明的全球互动, 阐明农作物身上承载的农业智慧如何通过全球贸易交换传播。提出被忽视的农业智慧如何解决地球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的问题。书中列举的内容包括令亚洲古文明勃兴的灌溉工程、改变西方人饮食习惯的可可豆、创造绿洲文明的椰枣树、日本小农的手作酱油、鼓励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土豆等。通过举例, 本书阐明植物特性、农业产业、种植技术、农业制度等领域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揭示史学界宏观叙事的狭隘性, 发掘被压抑和忽视的亚洲、非洲、美洲文明中, 应环境和时代而变的农业智慧。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想了解作物农业史的读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S5/11 | S4011395 | 总馆—滁州校区自然书库 | 可借 | 滁州校区自然书库 | |
S5/11 | S4011396 | 总馆—滁州校区自然书库 | 可借 | 滁州校区自然书库 | |
S5/11 | S3992196 | 总馆—自然书库(凤阳) | 可借 | 自然书库(凤阳) | |
S5/11 | S3992197 | 总馆—自然书库(凤阳) | 可借 | 自然书库(凤阳)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