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4
- 题名/责任者:
-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及治理研究: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邹波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 ISBN及定价:
- 978-7-5141-7136-5/CNY59.00
- 载体形态项:
- 248页:图;24cm
- 其它题名:
- 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
- 个人责任者:
- 邹波, 1983- 著
- 学科主题:
- 农村经济-生态经济-研究-中国
- 学科主题:
- 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F323
- 中图法分类号:
- F124.7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34-248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内容:(1)绿色贫困问题既是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结果。绿色贫困是用正向和逆向两种思维来考虑农村经济贫困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向思维就是贫困是缺乏绿色资源所导致,或者贫困发生根源在于缺乏绿色资源;逆向思维就是还有一类贫困问题不是因自然生态缺乏而导致,但是可以通过对当地绿色资源开发来实现治理。(2)中国绿色贫困具有线与带状分布特征,同一类型的绿色贫困地区具有相似的经济、产业特征,绿色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并且分布呈现出大集中与大分散并存状态。(3)从绿色贫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来看,绿色资源缺乏型地区和绿色资源丰富型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高低与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水平、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森林覆盖率在绿色缺乏型地区与贫困发生率存在较强相关性,而在绿色丰富型地区却没有。两种类型绿色贫困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贫困发生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回归指数关系,贫困发生率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不断降低;森林覆盖率与贫困发生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回归三次方形式,贫困发生率随森林覆盖率提高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而又下降的S曲线趋势。(4)中国绿色贫困成因在于地理区位、基础设施限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实力;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技术、人才、资金等缺乏使得绿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县域经济落后、产业层次低;生产生活成本上升,农民发展能力有限;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性障碍较多。
- 使用对象附注:
- 经济研究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F323/85 | S3104221 | 总馆—财经与管理科学书库(龙湖) | 可借 | |
F323/85 | S3104222 | 总馆—财经与管理科学书库(龙湖) | 可借 | |
F323/85 | S3104223 | 总馆—财经与管理科学书库(龙湖) | 可借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