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责任者:
- 朝花夕拾/鲁迅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 ISBN及定价:
- 978-7-5205-2007-2/CNY29.8
- 载体形态项:
- 217页;21cm
- 个人责任者:
- 鲁迅 (1881-1936) 著
- 学科主题:
- 鲁迅散文-散文集
- 学科主题:
- 鲁迅杂文-杂文集
- 中图法分类号:
- I210.4
- 一般附注:
- 鲁迅经典全集
- 一般附注:
- 小经典系列
- 责任者附注:
- 鲁迅 (1881-1936),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册收录了《朝花夕拾》《三闲集》《二心集》三部作品。《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三闲集》收集鲁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有过一次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的论争,成仿吾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所以先生在1932年出版该集时,“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集子中出现“闲”字,是因为成仿吾批评鲁迅“有闲”,并且“有闲”有三种缘由,“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0年-1931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七篇。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210.4/183 | S3965470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6168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6227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6456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6938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6974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6988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9033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9049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69050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70927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70950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71000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71001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71849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
I210.4/183 | S3972334 | 总馆—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可借 | 凤阳校区密集书库(新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